2025年02月02日 香港圣经教会上水堂:关于宣教(使徒行传8:1-5) 刘志雄


这篇演讲稿主要探讨了基督教宣教的本质和实践。

讲者以《使徒行传》8:1-5为例,强调信徒不应只在教会内寻求安逸,而应效法早期门徒,即使在逼迫和分散中,也要在各自的生活环境中活出基督的样式,以生命影响他人。他指出,每个基督徒都是宣教士,无需等到特定场合或具备专业技能,而应在日常生活中展现基督的爱与价值观,吸引他人认识福音。此外,讲者也谈到了在职场等不同环境中的信仰见证,鼓励信徒在各自的岗位上活出信仰,将人带到上帝面前。

内容概要:

  • 引言与祷告:讲者首先带领大家祷告,表达对上帝的敬拜和感恩,希望圣灵开启圣经,使大家更明白上帝的心意。
  • 背景:司提反殉道:讲稿提到一个重要的日子,即司提反被石头活活打死的日子。司提反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,因着他的信仰和见证而殉道。这件事标志着犹太人开始大规模地迫害信耶稣的人,与之前的迫害有所不同,之前的迫害主要针对使徒或教会长老,而这次则针对每一个信耶稣的人。
  • 耶路撒冷教会的反应:在司提反殉道后,耶路撒冷的教会受到逼迫,门徒们四散。使徒们选择留在耶路撒冷,而门徒们则分散到犹太和撒玛利亚各处。
  • 对门徒分散的不同解读:对于门徒的分散,存在不同的解读。有人认为他们是缺乏信心而逃跑,也有人认为这是门徒们的醒悟,因为耶稣曾命令他们在耶路撒冷、撒玛利亚、犹太全地做见证。
  • 撒玛利亚的背景:讲稿提到,对于犹太人来说,去撒玛利亚传福音是不容易的,因为在犹太人的观念里,撒玛利亚人不配得到耶稣的恩典。
  • 虔诚的人:除了使徒和门徒,还有一类人被称为“虔诚的人”,他们是一些外邦人,信了犹太教,但不是门徒。他们埋葬了司提反,为他哀哭。
  • 扫罗的残害:扫罗残害教会,四处抓捕信徒,想要彻底 信耶稣的人,不给他们翻身的机会。他的目的是要确保没有人再相信耶稣是基督。
  • 分散的意义:门徒们分散到各处,不是消失,而是像撒种一样,为了生根发芽。他们如同旧约时代分散的以色列百姓,在各地建立会堂,见证耶和华神。
  • 传道的方式:这些分散的人开始传道,但不是讲道,而是通过他们的生活方式来让人认识耶稣,让人看到他们生命中的改变和基督的美丽。
  • 生活见证的重要性:讲者强调,传道不是告诉别人耶稣和罪,而是要活出基督的样式,用生命影响生命。
  • 转机与见证:无论因何种理由离开一个地方,都是神给的机会,可以在新的地方开始新的见证。
  • 菲利的事迹:菲利是七个管理教会 的人之一,他到撒玛利亚去宣讲基督。菲利有好的名声,被圣灵充满,他很勇敢地到一个充满仇恨的地方去传福音。他所传讲的信息是以基督为中心的。路加用菲利的事迹来预备我们看到那些走到各地去传道的人。
  • 福音的大能:福音是神的大能,要救一切相信的人,不是人有什么本领,而是神自己可以做奇妙的工作。每个信耶稣的人都是宣教士,被神放在哪里,就在哪里为主做见证.
  • 结论:不要相信谎言,以为爱主就会一帆风顺。生命中有高山低谷,关键在于抓住机会,在所处的环境中为神作见证。

心得:

  • “你如果是基督徒,就要确保你是门徒”。这句话挑战了那些自认为基督徒,但可能没有真正跟随基督、实践信仰的人。
  • “福音是神的大能,要救一切相信的人,不是人有什么本领,是神自己可以做奇妙的工作”。 这句话强调了福音的核心和能力,以及神在救赎工作中的主导地位。
  • “每个信耶稣的人都是宣教士,不是那些脱产的人才是宣教士。是神把你种在哪里?神把你摆在哪里?你就是宣教士”。 此话强调了每个信徒都肩负着传福音的使命,不应只将其视为专业人士的责任。
  • “传道是要让人看到你生命中的改变,看见基督在你生命中的美丽,别人被吸引,然后别人来问你盼望的原由,你那个时候把基督介绍给他,才是真的传道”。这句话点明了传道的真正意义在于活出信仰,以生命影响生命。
  • “耶稣就是不讲理,耶稣就是霸道的”。这句话挑战了人们对于“宽容”的理解,强调了基督信仰的独特性和绝对性。
  • “无论因何种理由离开一个地方,都是神给的机会,可以在新的地方开始新的见证”。 这句话鼓励信徒在人生的变动中看到神的旨意,并抓住机会去荣耀神。
  • “如果不是以基督为中心的消息,不可能是好消息”

核心主题:

  • 逼迫是宣教的契机: 斯提反殉道引发的对耶路撒冷教会的大逼迫,反而促使门徒分散到各处,成为他们宣讲福音的契机。这应验了耶稣“在耶路撒冷、犹太全地和撒玛利亚,直到地极,作我的见证”的命令。
  • 门徒的定义与基督徒的身份: 真正的基督徒应先是门徒,生命中活出基督的样式,使人能从他们身上看见基督,才配被称为基督徒。“你如 果 認 為 自 己 是 基 督 徒 , 就 要 確 保 你 是 門 徒 。 而 且 請 你 注 意 , 別 人 在 你 的 身 上 是 否 可 以 看 見 基 督 是 一 個 非 常 嚴 厲 的 挑 戰 ?”
  • 宣教的本质: 宣教并非仅仅是讲道或传授知识,更重要的是透过生活方式活出基督的样式,让人们看到生命的改变和基督的美丽,从而被吸引。“這 一 個 傳 道 最 重 要 傳 講 的 方 式 是 他 們 生 活 的 方 式 。”
  • 平信徒的宣教责任: 每一个信徒都是宣教士,无论神将他们摆在何处,都可以在那里为主作见证。“每 一 個 信 耶 穌 的 人 都 是 宣 教 師 不 是 那 些 脫 產 的 人 才 是 宣 教 師 不 是 那 些 要 飄 揚 過 的 人 才 是 宣 教 室 。 是 神 把 你 種 在 哪 裡 ? 神 把 你 擺 在 哪 裡 ? 你 就 是 宣 教 師 。”
  • 福音的核心: 真正的福音必须以耶稣基督为中心,让人看见基督、听见基督。“福 音 就 是 基 督 。 基 督 就 是 福 音 。 如 果 不 是 以 基 督 為 中 心 的 消 息 , 不 可 能 是 好 消 息 。”
  • 化危机为转机: 无论是甘心情愿还是迫不得已地离开一个地方,都是神给的机会,可以在新的地方开始新的见证。“無 論 是 什 麼 理 由 , 我 親 愛 的 弟 兄 姐 妹 , 這 段 聖 經 要 告 訴 我 們 的 是 , 那 是 一 個 轉 機 , 就 是 神 給 你 的 機 會 。 神 把 你 分 散 出 去 。 你 到 了 一 個 新 的 地 方 你 可 以 開 始 一 個 新 的 見 證 。”

主要思想和事实:

  • 斯提反殉道: 斯提反是教会历史上第一个为主殉道的信徒,他的殉道开启了犹太人对信耶稣的人的大规模逼迫。
  • 逼迫的转变: 之前的逼迫主要针对使徒和教会长老,但斯提反殉道后,逼迫蔓延到每一个信耶稣的人。
  • 门徒的分散: 门徒因逼迫分散到犹太和撒玛利亚各处,甚至不断逃亡。
  • 使徒的坚守: 使徒仍然留在耶路撒冷。
  • 虔诚人的埋葬: 一些虔诚的人埋葬了斯提反,并为他捶胸大哭。
  • 扫罗的残害: 扫罗残害教会,入各人的家,拉着男女下在监里。他的目的是要彻底摧毁教会,不给人翻身的机会。“掃 羅 這 個 人 卻 殘 害 教 會 進 個 人 的 家 拉 著 男 女 下 在 間 裡 。”
  • 分散的人的传道: 那些分散的人往各处去传道,他们并非仅仅是消失了,而是被神带到不同的地方,重新安置,并在那里传道。“那 些 分 善 的 人 往 各 處 去 傳 道”
  • 菲利在撒玛利亚传道: 菲利是七个管理厨房的人之一,他到了撒玛利亚城去宣讲基督。“菲 利 下 薩 馬 利 亞 城 去 宣 講 基 督 。”
  • 刘牧师的个人经历: 刘牧师分享了自己在企业界的经历,以及如何在压力下依靠神,并以自己的生命见证影响同事。

总结:

刘志雄牧师的讲道深刻地阐述了宣教的真义,强调了信徒在宣教中的责任和角色。他认为,宣教不仅仅是传讲福音,更重要的是透过生活方式活出基督的样式,让人们在信徒身上看到基督的美丽和恩典。 逼迫是宣教的契机,神会将信徒分散到各处,让他们在新的环境中为主作见证。每个信徒都是宣教士,都可以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,以自己的生命见证影响他人。

短问答题 (Quiz)

  1. “从这日起”指的是哪一日?这一日发生了什么事件? “从这日起”指的是司提反被石头打死的日子。这一天标志着犹太人开始大规模地逼迫所有信耶稣的人,而不仅仅是使徒和教会领袖。
  2. 在耶路撒冷教会中,哪个群体在逼迫中分散了?他们为什么分散? 在耶路撒冷教会中,门徒(信徒)在逼迫中分散了。他们分散是因为面对大规模的逼迫,离开了耶路撒冷。
  3. 使徒们在逼迫时做了什么?这与其他门徒的行为有何不同? 使徒们在逼迫时选择留在耶路撒冷。这与其他门徒分散的行为不同,一些人认为使徒们的行为是不悔改的表现,因为他们没有遵从耶稣在耶路撒冷、犹太全地和撒马利亚做见证的命令。
  4. “虔诚的人”是指什么人?他们在司提反死后做了什么? “虔诚的人”是指一些外邦人信了犹太教以后被称为虔诚的人。他们在司提反死后埋葬了他,并为他垂胸大哭。
  5. 扫罗如何残害教会?他的目的是什么? 扫罗残害教会的方式是进入各人的家,拉着男女下在监里,进行野蛮的、虐待式的残忍行为,彻底地毁患教会。他的目的是要确保没有人再相信耶稣是基督、是弥赛亚、是永生神的儿子。
  6. “分散”的两种希腊文含义是什么?在这段经文中使用了哪一种含义? “分散”的两种希腊文含义分别是:一种是像把灰撒到海里一样,分散后就不见了;另一种是像撒种一样,为了让种子生根发芽。这段经文中使用的是后一种含义,指信徒被分散到各地,为了福音的传播。
  7. 旧约中以色列百姓被分散到列邦后做了什么? 旧约中以色列百姓被分散到列邦后,在各地建立会堂。在会堂里,他们读诗歌、读圣经,彼此问候关怀,教孩子学习希伯来文,一起吃饭,让周围的世界看见他们与罪恶的世界不一样。
  8. 分散的人开始做什么?这种“传道”方式的重点是什么? 分散的人开始传道。这种“传道”方式的重点不是讲道,而是通过生活的点滴,让别人遇见耶稣,让人看见生命的改变和基督的美丽。
  9. 为什么说今天的教会经常“本末倒置”? 今天的教会经常“本末倒置”,是因为许多福音朋友听到关于耶稣的福音没有问题,但他们发现信耶稣的人开口闭口都是不要爱世界,只要在乎耶稣,但行为上却与不信的人没有区别。
  10. 菲利是谁?他去了哪里?他做了什么? 菲利是管理厨房的执事。他去了撒马利亚城。他在那里宣讲基督(耶稣),让人看见基督,听见基督。

论文格式问题

  1. 探讨司提反殉道对早期教会的影响,并分析其在宣教上的作用。
  2. 比较使徒和门徒在面对逼迫时的不同反应,并从神学角度分析这些反应的意义。
  3. 分析扫罗迫害教会的动机和手段,以及这种迫害如何反而促进了福音的传播。
  4. 根据这段经文,探讨真正的“传道”是什么,并结合现代教会的实践,分析如何更好地进行宣教。
  5. 结合个人经历和观察,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活出基督的样式,从而成为有效的宣教士。

术语表

  • 司提反 (司提凡): 耶路撒冷教会中一位虔诚的信徒,也是教会历史上第一位为主殉道的信徒。
  • 门徒: 耶稣基督的追随者,信徒。在此处指被逼迫分散的信徒。
  • 使徒: 耶稣亲自拣选并差遣的十二位门徒。在此处指留在耶路撒冷没有分散的使徒。
  • 虔诚的人: 外邦人信了犹太教之后被称为虔诚的人。
  • 扫罗 (保罗): 原本逼迫基督徒的犹太人,后来悔改成为耶稣基督的使徒。
  • 分散 (撒种): 在此指信徒被分散到不同的地方,像撒种一样,为了让福音在各地生根发芽。
  • 善居之民: 以色列百姓被掳后分散在各地的犹太人,他们在各地建立会堂,维持信仰。
  • 传道: 通过言语和行为,让人认识并接受耶稣基督的福音。重点是通过生命见证吸引人。
  • 宣教士: 被神差遣到不同地方传福音的人。在此处强调每个信徒都是宣教士。
  • 菲利: 一位管理厨房的执事,他到撒马利亚宣讲基督,是分散信徒宣教的榜样。

司提反殉道对耶路撒冷教会产生了什么影响?

根据讲稿,司提反殉道对耶路撒冷教会产生了以下影响:

  • 逼迫加剧:司提反殉道标志着犹太人对信耶稣之人的大规模逼迫的开始。
  • 逼迫对象改变:与之前的逼迫不同,之前的逼迫主要针对使徒或教会长老,而这次的逼迫针对每一个信耶稣的人
  • 门徒分散:在逼迫之下,耶路撒冷的教会四散,门徒们分散到犹太和撒玛利亚各处
  • 宣教机会:门徒们分散到各处,不是消失,而是像撒种一样,为了生根发芽。这使得他们有机会在不同的地方传道,通过他们的生活方式来让人认识耶稣,让人看到他们生命中的改变和基督的美丽。
  • 福音传播:借着仇敌 的手段,神的儿女有机会把神的恩典、福音告诉那些原本不知道的人。

2月17日祷告五分钟 | 全备蒙福祷告

2月17日祷告五分钟 | 全备蒙福祷告,祝福你经历生命突破、财务丰收、病得医治身体强健、提升工作效能及发挥创意、家庭和睦婚姻和谐

———————✞———————

SHALOM

亲爱的神爱子们

今天是2月17日

每天祷告五分钟

领受上帝赐下的全备祝福

———————✞———————

带着感恩的心来到神这里

好好享受父神的同在

这是神所定的日子

祂要你今天就高兴欢喜

拒绝为明天忧虑

要寻求神为你预备的一切

期待丰盛的祝福

并在困境临到时接受它们

如果你不断定睛仰望神

即使是最单调的日子也能经历神迹

将你的一切需要带到神面前

神必照祂荣耀的丰富

使你一切所需用的都充充足足

要不断与神交通

好让你在困境中也能超越环境

只要凡事借着感恩

将你所要的告诉祂

神所赐下出人意外的平安

必保守你的心怀意念

———————✞———————

让我们一起来祷告

亲爱的主

感谢你的恩典

让我来到你面前

我向你求保守我的人际关系

让我懂得对人关爱

尊重与理解

凡事不可结党

不可贪图虚浮的荣耀

只要存心谦卑

各人看别人比自己强。

(腓立比书2:3)

帮助我将你的话语

活出在我的生活当中

求你保守我的身心健康

让我在健康的状态下

全心全意地事奉你

谢谢天父为我所流的宝血

为我的过犯受害

为我的罪孽压伤

也因你受的刑罚

我有平安

因你受的鞭伤

我获得全然的医治

求你赐下财富和资源

让我能够慷慨地

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

让更多人知道你是供应且良善的神

你们倒要爱仇敌也要善待他们

并要借给人不指望偿还

你们的赏赐就必大了

你们也必作至高者的儿子

因为他恩待那忘恩的和作恶的。

(路加福音6:35)

求主将这段话成为我财富的基石

所获得的都因你赏赐

使我愿为主奉献

愿神的话语在我的工作中得以实现

所以我亲爱的弟兄们

你们务要坚固不可摇动

常常竭力多作主工

因为知道你们的劳苦

在主里面不是徒然的。

(哥林多前书15章58节)

谢谢主用这句话鼓励我

恩戴在我的工作和事业

让我能够以诚信勤奋和智慧的态度工作

成为你美好的见证

我劝你

第一 要为万人恳求祷告

代求祝谢

为君王和一切在位的也该如此

使我们可以敬虔端正

平安无事的度日是好的

在神我们救主面前可蒙悦纳。

(提摩太前书2:1-3节)

我用这句话向主祈求

保守我们的国家

让我们的政府以公正

正义和智慧的方式管理国家

为人民谋求福利

维护社会安全和和谐

保护那些在国家进步尽心付出的人

尤其是那些在前线的工作者

感谢你在我每一天的生命中

赐下真理和道路

保守我在信仰家庭

工作和社会生活中

都能成为属天的见证

奉主耶稣的名祷告

阿们

———————✞———————

最后我们一起用【诗篇23篇】来向主祷告

耶和华是我的牧者 我必不至缺乏

他使我躺卧在青草地上

领我在可安歇的水边

他使我的灵魂甦醒

为自己的名引导我走义路

我虽然行过死荫的幽谷也不怕遭害

因为你与我同在

你的杖 你的竿都安慰我

在我敌人面前你为我摆设筵席

你用油膏了我的头

使我的福杯满溢

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爱随着我

我且要住在耶和华的殿中

直到永远

阿们

谢谢主垂听孩子的祷告 

好了 亲爱的神爱子们

请将这个祷告文

分享给你所爱的家人与朋友

让上帝的祝福临到全地

SHALOM

———————✞END✞———————

生命献与谁?

路2:22~40;玛3:1~4;来2:14~18;代上29:1~5

证 道

《生命献与谁?》


耶稣的献上

1、成就旧约预言:立约的使者 (玛3:1~3)

2、成就父的旨意:败坏魔鬼,释放怕死而作奴仆的人;为神的事作慈悲忠信的大祭司;为百姓的罪献上作挽回祭; (来2:14~18)

3、成就门徒的生命:因真理成圣 (约17:19)


西面的献上

1、“又”

2、“圣灵”

3、人生大圆满


亚拿的献上

1、不离开圣殿

2、禁食祈求

3、昼夜侍奉神

4、称谢神

5、讲说孩子的事


父母的献上

1、按照摩西律法

2、头生称圣归主

3、献与主

家人,也是罪人。

 

主日听道,有感而发。特此记录和分享。

信主了之后,你听到最多的一个称呼就是“家人”、“弟兄姊妹”。
如果你恰好又是一个理想主义者,那你一定会受伤。
你会纳闷,“家人”怎么会这样?你甚至会被这些人‘绊倒’。
所以,一定要清楚的意识到,虽然口上互称“家人”、“弟兄姊妹”,但请不要忽视人性(罪性)。
人都是善于伪装的虚伪生物,这是罪人的本质。
尤其是当今这个世代,基督徒受属世影响比较大。虽然表面上,聚会中都特别的有“人样”,但在背地里是什么样,我们很少知道。
当我们之间保持着健康的距离时,我们不会看到他们的本相,也不会被其所伤。
可一旦走得太近,就可能会被其丑陋的罪性伤害。

属灵和“属灵”

基督徒中长提的一个概念叫做属灵。属灵意味着生命的长进,也意味着心智的更为成熟。
换句话说,就像我们还是个不懂事的熊孩子,但另一个人却是心智成熟的大学生,他让着我们,体谅我们。这就是属灵。
但有些人有误解,误以为懂得多就是属灵,能够说上一些圣经道理就是属灵,上过神学,在教会有服侍的就是属灵。这是“属灵”。

轻信和背叛

有这么一件真人真事。
一个老姊妹,她听闻一个主内弟兄要投资做点事。她也想跟着赚钱,于是投了200万。结果被这个弟兄卷钱跑路到国外了。
这姊妹很伤心,她说“我看那个弟兄很属灵,值得信任啊!”
这件事有两面性,一面是姊妹看中的是关系,基于关系,产生信任。看关系比钱重要。
另一面则是那位“弟兄”看中钱,看钱比关系重要。基于信任,骗取钱财,用关系换钱。
再说说这里面很重要的误区:属灵

老姊妹看这位弟兄常常“能说会道”,经文张口就来,所以认为他特别“属灵”。

这是很严重的误区。
属灵(生命)指的是一个人的人品,为人处世的价值观。而不是知识,学识,口才这些。
圣经里的真道,是为要指引我们成长的方向。但只有真悔改,愿意顺服的人,才会被真道不断的改变,越来越有生命。

当今社会,互联网自媒体发达。很多老弟兄姊妹喜欢刷一些“弟兄姊妹”的短视频。因为这些人说了一些信仰鸡汤,于是就对其好感倍加,信任倍增。
当这些人售卖商品时,他们就很容易信任对方,购买其商品。

这种轻信,就是误把知识当作属灵。(这里并不是说这些做短视频的人就是假信徒。)

这种事该如何看待?

1、对于知识,我们要看讲的是否符合圣经教义。如果不符合,讲再多也是空谈。而不是看这个人讲的是不是和我心意。那能否分辨其对错,取决于我们日常是否经常的读经。书读百遍其义自见,读多了,就印在心里了。
2、弟兄讲的>姊妹讲的。这里不是要做性别歧视,很多姊妹讲的其实比弟兄更好。但是基于圣经所启示,在讲真理方面,相同认知下,弟兄是比姊妹悟性更好一些的。但是在互联网上,这个现象并不是太实用,在线下会比较实用。
3、对于购买商品,要看商品本身和其宣传。我们不能因为他是“家人”就盲目轻信。因为对方可能是披着羊皮的狼。一码归一码是一个人有智慧的表现。另外,偏听偏信还会让家里不信主的人对信主产生偏见,认为信主的人都是一些傻子。

真果子和假果子

首先要强调一点,人无完人。我们不能因为一个人有缺点,就说这个人没有生命,不是属灵。
属灵不是一个门槛,而是一个尺度。就好像一个大学生,他即便比熊孩子成熟,也不是完全成熟,依旧有自己的不足。你不能说这个人有不足的地方,就说他没有生命。
生命再小也是生命。
在如今这个时代,我们很难把一个人直接区分为真或假。而是有太多的人,受了法利赛人的酵。他们有真的一面,但同时也有虚伪的一面。我们不能因为看到其真的一面,就无视其虚伪的一面,也不能因为其虚伪的一面,就否定其真实的一面。

成长和讥讽

提及属灵生命,我们不是要去看别人是真生命还是假生命,是真果子还是假果子。
而是要反思自己,为什么自己没有真生命,为什么自己没有真果子。
因为一个有真生命,真果子的人,他不会去定睛在别人是否有这件事上。他只会专注于自己的成长上。
他很清楚自己的不足,也很清楚自己的不完全。他并不妄自菲薄,也不需要别人的“指指点点”。
反倒是没有真生命、真果子的人,他们常常不去关注自己的问题,喜欢说三道四。一会点评点评这个人的举止行为,一会评价评价那个人的假冒伪善。这极容易让我们在口舌上犯罪。
这就好像一个一无是处的熊孩子,不去关注自己的成长,反倒是盯着一个大学生吹毛求疵。

总是要谦卑、虚己,免得自以为是。
因为书上说,先去除自己眼中的良木,(如果真的有心),再去掉你兄弟眼中的刺。

弟兄姊妹间的相处之道

既然称作“弟兄姊妹”,就必定有磨合,有磕碰。
现在独生子女多了,很难共情这一点。在那些家里弟兄姊妹多的家庭,即便是亲兄弟也会有争斗,也会有伤害。何况是一群没有血缘关系的人?
所以,正确的相处之道是,我们要秉着善意和身边人相处,同时不忘人的罪性。
不管信主与否,人和人的相处都是渐进式的,是在相处中逐渐拉近距离的。
我们不能因为一个“属灵”标签,一个“弟兄姐妹”的称呼,就盲目信任一个素未谋面的人。这是愚昧,并不是智慧。而是要在长期的共事中慢慢的认识,建立信任。
这也是为什么要在线下实体聚会的原因。——虚拟的、宗教化的相处如空中楼阁,经不起风浪。(当然,这也不是说互联网上不可以有真交情。)
凡事总有两面性,要均衡的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