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日听道,有感而发。特此记录和分享。
信主了之后,你听到最多的一个称呼就是“家人”、“弟兄姊妹”。
如果你恰好又是一个理想主义者,那你一定会受伤。
你会纳闷,“家人”怎么会这样?你甚至会被这些人‘绊倒’。
所以,一定要清楚的意识到,虽然口上互称“家人”、“弟兄姊妹”,但请不要忽视人性(罪性)。
人都是善于伪装的虚伪生物,这是罪人的本质。
尤其是当今这个世代,基督徒受属世影响比较大。虽然表面上,聚会中都特别的有“人样”,但在背地里是什么样,我们很少知道。
当我们之间保持着健康的距离时,我们不会看到他们的本相,也不会被其所伤。
可一旦走得太近,就可能会被其丑陋的罪性伤害。
属灵和“属灵”
基督徒中长提的一个概念叫做属灵。属灵意味着生命的长进,也意味着心智的更为成熟。
换句话说,就像我们还是个不懂事的熊孩子,但另一个人却是心智成熟的大学生,他让着我们,体谅我们。这就是属灵。
但有些人有误解,误以为懂得多就是属灵,能够说上一些圣经道理就是属灵,上过神学,在教会有服侍的就是属灵。这是假“属灵”。
轻信和背叛
有这么一件真人真事。
一个老姊妹,她听闻一个主内弟兄要投资做点事。她也想跟着赚钱,于是投了200万。结果被这个弟兄卷钱跑路到国外了。
这姊妹很伤心,她说“我看那个弟兄很属灵,值得信任啊!”
这件事有两面性,一面是姊妹看中的是关系,基于关系,产生信任。看关系比钱重要。
另一面则是那位“弟兄”看中钱,看钱比关系重要。基于信任,骗取钱财,用关系换钱。
再说说这里面很重要的误区:属灵
老姊妹看这位弟兄常常“能说会道”,经文张口就来,所以认为他特别“属灵”。
这是很严重的误区。
属灵(生命)指的是一个人的人品,为人处世的价值观。而不是知识,学识,口才这些。
圣经里的真道,是为要指引我们成长的方向。但只有真悔改,愿意顺服的人,才会被真道不断的改变,越来越有生命。
当今社会,互联网自媒体发达。很多老弟兄姊妹喜欢刷一些“弟兄姊妹”的短视频。因为这些人说了一些信仰鸡汤,于是就对其好感倍加,信任倍增。
当这些人售卖商品时,他们就很容易信任对方,购买其商品。
这种轻信,就是误把知识当作属灵。(这里并不是说这些做短视频的人就是假信徒。)
这种事该如何看待?
1、对于知识,我们要看讲的是否符合圣经教义。如果不符合,讲再多也是空谈。而不是看这个人讲的是不是和我心意。那能否分辨其对错,取决于我们日常是否经常的读经。书读百遍其义自见,读多了,就印在心里了。
2、弟兄讲的>姊妹讲的。这里不是要做性别歧视,很多姊妹讲的其实比弟兄更好。但是基于圣经所启示,在讲真理方面,相同认知下,弟兄是比姊妹悟性更好一些的。但是在互联网上,这个现象并不是太实用,在线下会比较实用。
3、对于购买商品,要看商品本身和其宣传。我们不能因为他是“家人”就盲目轻信。因为对方可能是披着羊皮的狼。一码归一码是一个人有智慧的表现。另外,偏听偏信还会让家里不信主的人对信主产生偏见,认为信主的人都是一些傻子。
真果子和假果子
首先要强调一点,人无完人。我们不能因为一个人有缺点,就说这个人没有生命,不是属灵。
属灵不是一个门槛,而是一个尺度。就好像一个大学生,他即便比熊孩子成熟,也不是完全成熟,依旧有自己的不足。你不能说这个人有不足的地方,就说他没有生命。
生命再小也是生命。
在如今这个时代,我们很难把一个人直接区分为真或假。而是有太多的人,受了法利赛人的酵。他们有真的一面,但同时也有虚伪的一面。我们不能因为看到其真的一面,就无视其虚伪的一面,也不能因为其虚伪的一面,就否定其真实的一面。
成长和讥讽
提及属灵生命,我们不是要去看别人是真生命还是假生命,是真果子还是假果子。
而是要反思自己,为什么自己没有真生命,为什么自己没有真果子。
因为一个有真生命,真果子的人,他不会去定睛在别人是否有这件事上。他只会专注于自己的成长上。
他很清楚自己的不足,也很清楚自己的不完全。他并不妄自菲薄,也不需要别人的“指指点点”。
反倒是没有真生命、真果子的人,他们常常不去关注自己的问题,喜欢说三道四。一会点评点评这个人的举止行为,一会评价评价那个人的假冒伪善。这极容易让我们在口舌上犯罪。
这就好像一个一无是处的熊孩子,不去关注自己的成长,反倒是盯着一个大学生吹毛求疵。
总是要谦卑、虚己,免得自以为是。
因为书上说,先去除自己眼中的良木,(如果真的有心),再去掉你兄弟眼中的刺。
弟兄姊妹间的相处之道
既然称作“弟兄姊妹”,就必定有磨合,有磕碰。
现在独生子女多了,很难共情这一点。在那些家里弟兄姊妹多的家庭,即便是亲兄弟也会有争斗,也会有伤害。何况是一群没有血缘关系的人?
所以,正确的相处之道是,我们要秉着善意和身边人相处,同时不忘人的罪性。
不管信主与否,人和人的相处都是渐进式的,是在相处中逐渐拉近距离的。
我们不能因为一个“属灵”标签,一个“弟兄姐妹”的称呼,就盲目信任一个素未谋面的人。这是愚昧,并不是智慧。而是要在长期的共事中慢慢的认识,建立信任。
这也是为什么要在线下实体聚会的原因。——虚拟的、宗教化的相处如空中楼阁,经不起风浪。(当然,这也不是说互联网上不可以有真交情。)
凡事总有两面性,要均衡的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