纯粹的福音 07 门徒才是基督徒

 

07 门徒才是基督徒

要知道,很多广义上的“基督徒”是不得救的。
今天要聊的内容比较严肃,因为在当今这个堕落的基督教大环境里,很多人并没有真正的得救。当不得救的人多了,可能会导致一个真心想得救的人随大流走弯路。
所以,今天就来聊一聊什么是基督徒?

什么是基督徒

虽然在这个现代社会“基督徒”3个字经常能够听到,是一个高频词汇。但早已失去了本该有的定义。颇有点像大学生多起来之后,就变得不值钱了。其实不是大学生泛滥,而是因为大多数大学生空有一个大学文凭,并没有真才实学。4年大学经历也是浑水摸鱼,并不能算得上一个合格的大学生。
当今的“基督徒”大多数也只是浑水摸鱼,并非真正的基督徒。

基督徒这3个字在圣经中出现的次数并不多,一个手便能数的过来。那么基督徒是什么意思呢?书中是这样记载的:

门徒称为基督徒是从安提阿起首。

让我们来理一下脉络:耶稣来到世上,一方面是为了救赎人,付上生命的代价。另一方面,以最“完美”的人样做个表率榜样,要那些渴望永生的人有一个方向。
一个人知道了何为良善,何为真理。认识到了自己的“罪”,渴望回转,走向永生,却没有方向,那得多么的无助啊!所以,耶稣来,也是要指明一个方向——人该有的样子。
要知道以色列这个民族自古就是知道上帝,知道罪人的。可在耶稣亲自启示之前,他们并不知道怎样才是对的。于是他们围绕着宗教律法不停的派生,最终成了一群假冒伪善之徒。与真理背道而驰。

狂热的宗教徒

做门徒,不是整天往教堂教会里跑的人。
整天往教堂、教会里跑的人,那是宗教狂热份子。
再极端点可能就要“替天行道”伤天害理了。

在20年前,中国基督教兴起的日子里,由于信仰教导不纯正,导致很多人整天往教堂里跑,连家庭都不管不顾了。最终惹得家里人厌恶基督信仰。
这些基督教狂热份子误以为自己是在为福音受逼迫受苦难。其实正是因为他们的宗教狂热,在阻碍福音的传播,在抵挡耶稣基督。
他们误以为他们是神所爱的,其实他们是神所恨的。

当那日,必有许多人对我说:‘主啊,主啊,我们不是奉你的名传道,奉你的名赶鬼,奉你的名行许多异能吗?’我就明明地告诉他们说:‘我从来不认识你们,你们这些作恶的人,离开我去吧!’”

所以,热衷于宗教事务,热衷于教会生活,热衷于“服侍”别人,并非得救的确据。一个人只有自己学习好了,才能教导别人。一个差生教导别人,简直就是害人害己。

耶稣要那些真心悔改的人,做他的门徒。

如果明白前面讨论的内容,我们能够有一个连贯、清楚的认识,我们就会知道:
1、上帝以其荣耀的形象造人。
2、人因罪,不再完美。
3、上帝救人,恢复完美。只有完美的人才能永生。
4、十字架上的救恩担当了一切。
5、真正想要这份救恩的人,会生发出与罪“一刀两断”的决心。
6、磕磕绊绊的人生。
7、越来越有耶稣的样子。

可见,真信仰是给人以生命。真信仰让一个人重生。所谓重生,其外在表现之一便是心思意念上的更新换代。

烟鬼戒烟

打个比方,罪人就好比是一个烟鬼,嗜烟如命。一天不吸烟能要命。
烟鬼最大的特点是什么?与烟共生死。直至死的那天,烟也不离身。这就是烟鬼的宿命。
有一天,烟鬼学习了《抽烟有害健康》的讲座,这就好像一个人接触到了福音,意识到了罪的存在和危害。

认识到罪

从那天起,烟鬼的思想里对抽烟的危害有了概念。可这代表他戒烟吗?并不。
是不是有很多烟民明知抽烟有害健康,仍旧是无所谓呢?他们甚至会搬出来毛主席的例子说道说道。他们会说“毛主席抽了一辈子烟照样很长寿”。
且不说毛主席抽烟这个属于个例,以偏概全并不符合科学、严谨的思维方式,是赌徒心理。其次,毛主席那是什么生活条件?万年有多少人围着他转?我们一介平民,草芥人生,一生劳苦,风餐露宿。你怎能和他相提并论?你吃的有他健康吗?你身边有那么多专业的医生吗?
但是人就是这样,不是客观看待真理,然后调整自己。而是把自己当做真理,找例证支持自己的观点。盲目自信,自以为是是每个人的罪。

罪的工价就是死

烟鬼什么时候才能摆脱烟瘾呢?很多时候是自己或是身边人因为抽烟得了很严重的病,比如肺癌。当死亡的恐惧像利刃般抵住他的喉咙时,求生的本能才会让他放弃抽烟。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基督徒是在各样绝境(绝症、婚姻破裂、生意破产)的时候才接触到了福音。

能意识到罪的问题是第一步,迈出悔改的行为是第二步。

假冒伪善的悔改

一个人说什么不重要,重要的是看他怎样活着。
假如烟鬼意识到了烟的危害,然后也“励志戒烟”,却只是随随便便,嘴上说说。当别人指出来“你不是要戒烟吗?”,烟鬼才能偶尔戒一下。他就并没有真心想戒烟。
当烟鬼要出席一些场合时,他忍住不抽烟,给自己身上喷上香水。但聚会一结束,立马狠狠的猛抽几口。他也没有真心想戒烟。
长期这样的经历,加上身边都是这样的烟鬼。会让他误以为这就是普遍的“戒烟生活”。

真心悔改路上的阻碍

假如烟鬼真心想戒烟了,是不是意味着他就突然间不会再吸烟了?
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,但却不是普遍现象。
大多数人的戒烟之旅,都是反反复复曲曲折折。
当一个烟鬼真心想戒烟,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,他的痛苦才刚刚开始。
他可能会偶尔忍不住想抽烟,在坚持不住时又抽了一口。
他也可能会经历身边各种递烟、诱惑,也可能会忍不住又抽了一口。
但这并不代表他失败了。
在宗教观念里,你“复吸”了那就是没得救的表现。宗教狂热分子通常会揪着你的行为撕咬不放。
在信仰里,我们不关注一个人的行为。因为一个行为的背后,可能是多种多样的原因。而那个原因才是根本问题。
就好像一个人要戒烟,偶然没有顶住诱惑,抽了一口。可事后他很懊恼,并且这个事会促使他更坚强的戒烟。这就是真心想悔改的人。
当然,也有另外一个可能,他认为戒烟就是演给别人看的。但凡在知道他戒烟的人面前,他都会假装自己是戒烟的人。但四下无人的时候,他就会熟练的掏出一根烟抽上几口。这种内心压根没有想戒烟,却装作戒烟的人。就是假冒伪善之徒。

耶和华是鉴察人心的神

人看人是看外表,看表象,看行为。而上帝看人是直达内心。

顶好的大学和无用的差生

门徒之路,又好比是学生上学。
有一群学习很差的学生,有的是不太聪明不擅长学习,有的是不学无术耽误了学习。总之,高考在即,他们无学可上。他们要面临的是黑暗的未来。
这时候,一所世界顶级名校向他们张开了怀抱。这所顶级名校宣称“只要想努力学习的人都可以就读本校”。
这意味着该名校没有学分门槛,也没有学费,也不看学生是怎样的过去。他们只看中这个学生愿不愿意来,想不想用心去学。

于是那些不甘堕落,想要摆脱黑暗的学生,进入了该名校。可这其中也有“毒蛇的种类”,他们并没有真心想学,而是轻轻乎乎的“凑热闹”。换句话说,是一群没有主见的人。他们并不是因为自己想摆脱黑暗才来,他们压根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。也不清楚来这所大学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。反正是看着别人都来了,自己也就来了。
这种人在教会里很多很多。他们可能是所谓的“信二代”,也可能是一些“别有所图”的人。总之,他们的目的并不是好好学习。
在这所名校里,还有另外一群人——他们入校的时候,比别人成绩好。他们也知道这是一所名校,渴望从这所名校里得着益处。但是他们过于自恃清高,他们觉得自己配得来这所名校,因为他们的成绩比那些个差生好太多。
最终,到了名校颁发毕业证书的日子。名校颁发证书的标准是“用心肯学”。那些平日里装模作样,骄傲自满,自视清高的人都没有得到学位证书。
反倒是那些不管自己本来成绩如何,都努力尽自己本事好好学习的,得到了毕业证书。

这就是悔改。不是看别人高低,而是专注于自己的改变。

有没有真心悔改,重新做人。不需要在人前证明给谁看,最终考官自有定夺。

基督徒是跟随耶稣的人

如果一个基督徒的目的是,自己得永生,他不是一个真基督徒。
如果一个基督徒的目的是,得好处,治病、发财、娶妻生子,他不是一个真基督徒。
如果一个基督徒的目的是,让人绝对他优秀,觉得他好,他不是一个真基督徒。

一个真基督徒,是领受了福音,晓得什么是上帝,什么是罪,什么是永生,什么是救恩后。选择跟随耶稣的人。

信仰的根基是“与神恢复关系”,而非从中得利。

一个真基督徒,是意识到罪的问题,也晓得罪的代价,更晓得上帝为此付上了代价后,幡然醒悟的人。就是那个下决心戒烟的人,也是下决心好好学习的人。

一个幡然悔悟的人,会明白:
1、原来要把家里人照顾好,再去“服侍教会”。这不是贪恋世俗,而是本分。
2、原来表里如一,克服己心的人,才是真基督徒,而不是逢场作戏,表里不一。
3、原来独自的祷告、灵修,是与神有亲密关系的表现。而不是靠着什么打卡签到在人前显得自己敬虔。
4、原来在人面前勇敢承认自己的信仰,是自信的表现。而不是唯唯诺诺,因为一点点的利害关系,就矢口否认。
5、原来不为明天忧虑,不是存了足够多的钱才说的,而是即便身无分文,也可以勇敢向前。
6、原来你家的长辈信主,并不能替你信。上帝只有儿女,没有孙侄。
7、原来多读“家书”是为了更好的了解所爱的父,而不是一种宗教修炼,死记硬背,咬文嚼字,教条主义。

耐性和等候

在书中有这么一个例子:
家主带着仆人去地里查看庄家,仆人发现庄稼地里被坏人撒了很多的稗子(杂草)。仆人气得不行,要拔出杂草。
主人则很淡定的说,别急,再等等,恐怕拔杂草的时候,也伤害到了庄稼。
可见主人是非常爱惜每一个庄稼苗的。
但这不代表家主眼瞎、愚昧。

在另一个比喻中,家主看到地里不生产,树上不结果。仆人要除去它,家主说再忍忍,给他继续施肥浇水,看看明年会不会有变化。

这两个比喻都体现了上帝的忍耐和恩典。

他不是瞎,也不是傻。更不是没有作为。很多人认为这是上帝无能、已死,又或者是耽搁了。
其实他是在等,再给最后一次机会。
当今这个社会,很多人无视福音,很多假基督徒弄虚作假欺哄自己。
他在给这些人机会,最后得救的机会。

所以,当我们决定做一个基督徒时,
不要看一个基督徒行为好与坏,好也可能是假冒伪善,坏也可能是一时软弱。
也不要去分辨一个基督徒是真是假,因为人心比万物都诡诈,我们无法分辨。
一个假基督徒,也可能在长久的日子里最终悔改。
既然那爱他的上帝,有足够的耐性等候他,我们又何必“越俎代庖”去审判人呢?
我们只管用心按着上帝的托付生活就好。

 

发布者:admin

网站搭建、小程序开发、软件开发。

留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