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段文字摘录自唐崇荣的讲座“什么是谦卑?”,主要阐述了谦卑的三个层面:不断追求真理并不断自我改进、无论成功或失败都保持谦逊,不骄傲也不自卑,持续向目标努力,以及将一切荣耀归于上帝,并乐意服侍卑微软弱的人。 讲座还强调了谦卑并非表面功夫,而是发自内心的悔改和改变,并以自身经历和比喻说明了真挚谦卑的重要性,以及如何将谦卑融入生活和侍奉上帝中。
简报文档
主题: 谦卑的真谛
来源: “唐崇榮 – 什麽是謙卑?.mp4” 视频摘录
核心观点:
唐崇荣牧师在本次讲道中强调,谦卑是事奉上帝最重要的品质,并深入剖析了真谦卑的含义,并非表面上的礼貌或姿态,而是发自内心的对真理的追求、对自我的不断反省以及对上帝的全然依靠。
主要内容及论点:
1.
谦卑的三重境界: 唐牧师强调,事奉上帝最重要的是谦卑,并连续三次强调“第一谦卑、第二谦卑、第三谦卑”,以此突出其极端重要性。
◦
第一重:无止境的追求真理: 真正的谦卑不是表面上的礼貌,而是“无执的追求真理”,不妥协、不停歇地追寻真理。“这才是真谦卑”。
◦
第二重:不自满、不骄傲,向着标杆奔跑: 谦卑的人永远不自满,不因成就骄傲,也不因失败自卑,而是“戒力向标杆跑”,以神所定的标准为目标。 “你总是向标杆著跑,我一定要达到神给我定的标准,不是人的,这个才叫谦卑。”
◦
第三重:将一切荣耀归给上帝: 谦卑的人将一切成就和荣耀都归给上帝,不归给自己,也不归给人。 “无论什么,都是神的恩,所以神一定得到荣耀。”
2.
谦卑的表现:
◦
服侍卑微者: 谦卑的人不会奉承权贵,而是会记念那些卑微、软弱、失败的人,并去服侍他们,帮助他们。“你要记得那些卑微的,软弱的,失败的是需要你去服救他们,你去扶持他们,帮助他们的,这是谦卑。”
◦
依靠上帝而非自己: 谦卑的人常常依靠上帝,不依靠自己。 “一个谦卑的人,他是常常依靠上帝,不依靠自己,然后寻求主的面,主的能力,做主的工作。”
◦
顺服真理,自我修正: 真正的谦卑是愿意顺服真理,并自我修正。“谦卑是追听对去改,那个叫做谦卑。”“真正的谦卑是心智上归回真理的愿意自我修改。”
3.
不谦卑的体现和危害:
◦
不听劝告,刚愎自用: 唐牧师分享了一个菲律宾的例子,一个人因不听劝告,执意与不合适的人结婚,导致家庭破裂,并以此说明不谦卑的危害。 “我已近对你说不要跟这个人结婚,你不听话。” “你没有顺服,你没有谦卑。”
◦
表面谦卑,内心不改变: 唐牧师指出有些人表面柔软,但内心不改变,这不是真正的谦卑。“你是外表很软的人,每次对你讲,嘿,里面从来不改。”
◦
动机好,行为却错误: 唐牧师强调,动机好并不代表可以乱做事情。 要尽心、尽性、尽意、尽力地将最好的献给上帝,才算真正的敬拜。“很多人心底善良,智慧不住。”“你真心敬拜上帝,那我问你,尽心没有?”
4.
对侍奉者的劝勉:
◦
不要因称赞而骄傲,因批评而发怒: 唐牧师指出,事奉主的人不应只求称赞,不接受批评,正常的反应是接受批评并改正。 “我们只要人称赞,不要人批评,批评而能改的是正常人,不必批评自己会审查的是超常人,被批评就大发脾气的是反常人。”
◦
效法主的心,以主的事为念: 事奉主的人应以主的心为心,以主的计划为计划,不应将人放在第一位。“你要以主的功念,主的心为心,主的过度为过度,主的计划为诸法”。
◦
奉献后易被自我和所爱之人绊倒: 唐牧师提醒,奉献后容易失败的原因是自我和所爱之人,提醒大家要爱主胜过爱一切。“你们奉献以后很容易叫你失败的就是你自己,接下来就是你的配偶,你的妻子,你的丈夫,你的儿女,你所爱的人。”
5.
敬拜的态度:
◦
真心诚意,尽心尽力: 真正的敬拜不仅是真心,还要尽心、尽性、尽意、尽力,将最好的献给上帝。 “你真心,你就尽心,尽心就要用最好的给上帝。”
◦
精益求精: 唐牧师分享了他修改歌曲《你我为我》的例子,他反复修改,直到满意为止,以此说明对上帝的奉献要精益求精。 “我改了13次,一直改到最后定下来我才满意。” “有没有可能更好?有没有可能到最好的地步?到最后不能再改了,我就主啊,我已经尽力了。”
总结:
唐崇荣牧师在本次讲道中,深刻阐述了谦卑的真谛,强调了谦卑在事奉上帝中的重要性。他指出,真正的谦卑不是表面姿态,而是对真理的追求、对自我的反省和对上帝的依靠。他还警醒大家不要被骄傲、自满、不听劝告等不谦卑的行为所迷惑,要以谦卑的心志,尽心尽力地服侍上帝。
启示:
这份讲道提醒我们:
•
谦卑不是软弱,而是力量的源泉,是事奉上帝的基石。
•
真正的谦卑需要不断地自我反省和修正,并以真理为准绳。
•
我们应该将一切荣耀归给上帝,并尽心尽力地将最好的献给祂。
•
要爱主胜过一切,才能真正成为主的门徒。
•
侍奉神的人要戒骄戒躁,接受批评,不断进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