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系列文章旨在用浅显易懂的方式,向未能领受福音的人,传讲耶稣基督并他钉十字架的意义。 文章多以世俗比喻为引,推导符合人性深处的真理,进而一同客观的分析福音的合理性。 福音虽然作为基督教常用名词,但其本意就是“好的消息”。我们一生当中都听到过很多的好消息。但这个好消息却是超越了其他的存在,因此它是那最好的消息。 自大人类文明诞生之初,宗教就出现了。那时候的人,可能会拜天、拜地、拜火、拜万物生灵。 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,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的认知。无论是封建迷信里对各种神仙的膜拜,还是封建社会对王侯将相的臣服。一方面源自我们基因里对“神”的寻求,另一方面源自文化对我们错误的教导。 由于是序,无法详述两者的区别,这里只做简要的分享。 我们有这样一位看不见摸不着的“父”,他创造我们本是要我们享受人生。可人类始祖亚当却因为罪的缘故“病了”。 和其他宗教一样,是为了辖管人。当人多起来,聚在一起,各有各的想法,自然就需要有人维持秩序,所以就诞生了宗教。宗教是一种组织形式,有好的一面,也有坏的一面。但这从来都不该是我们应该关注的事情。 为什么叫好消息呢? 我认为信有2层含义,一个是这个人信得过,另一个是我选择信。 这世上还有另外一种情况,就是有人冒充国家公仆,宣称有“好事”,但是却是为了骗钱。这是诈骗,不是好消息。 所以啊,我们得需要知道这个耶稣所传的好消息,是不是可信。 我们都知道,去银行做贷款,需要有担保。这担保可以是房产,可以是企业,可以是任何有价值的物件,甚至可以是他人的信用。 我们都没有见过2000年前的耶稣,凭什么信得过他呢?倘若他突然出现,我们肯定是信了。可现实是,他并没有出现。 由于当今基督教对基督徒的影响,基督徒作为好消息的“担保人”,信用正在削弱。为了不因个人信用的降低,而影响我们探讨耶稣,让我们多回到过去看古时候的基督徒。 之所以好消息会传播了几千年,就是因为它是建立在一代又一代的“担保”之上。最初的担保人,被叫做12门徒。其实那时候不止他们12个人,但他们是被特别选中作为担保人的。 当我们听到一个“天大的好消息”时,我们肯定得花点时间和策略去验证它。即便是我们很急需这碗“粮食”。 如果一个人常常撒谎,他说了这好消息。虽然我不能完全否定他,但我至少得掂量掂量他说的是否可信,对吗? 如果是“国家”开仓放粮,我想大概率可能是真的。毕竟是存在这种可能的。假如我听到的是,村里某个富户要这样做。我肯定也要掂量掂量他的人品。再就是看看他有没有这个实力。他可能会管我一顿,但未必能保我一生。 当我详细这好消息的来源,又觉得逻辑上没有问题。我想我应该鼓起勇气去探究一下。此刻的我,未必就真的信了。但是,我想我可以小心谨慎的慢慢靠近发粮的地方。 当我小心翼翼,怀着疑惑的心走进发粮点。当一个个手捧馒头的人与我擦肩而过时。我想我需要真实的去接触下。 我问我的内心,这好消息真实吗? 你看,这其实就是认识福音的方式: 注意:教会不是什么神秘组织,随时可以退出,且无需顾忌个人安全问题。未避免造成财产损失,请勿带着贵重物品进入。若担心安全问题,欢迎结伴而行!序
倘若您还未接触过这个信息,又或是您身边还有未曾了解过福音的家人或朋友,可以尝试阅读。什么是福音(好消息)
福音不是宗教
人心中似乎有一个念头,就是在寻找那“当拜”的一位。但在迷失中,发明了各样的宗教。
既然哪里有人,哪里就有宗教。无疑,福音也被基督教所扰乱。自古以来,太多的人受基督教的影响,而非基督福音的影响。因此,也就平添了许多误解和偏见。福音不是求神拜佛
新中国成立以来,高举马列,推行科学的思想观。很大程度上,剔除了我们受这些迷信思想的影响,但也间接的因此让我们对福音置若罔闻。(注:这里指的不是基督教。)耶稣基督和基督教
耶稣是自有永有者,宇宙是由他而出。也就是我们口中所称之为神的那一位,独一的存在。
而作为人类,至少在这太阳系中,也是唯一的存在。——我们拥有其他生物没有的灵魂,我们会思考,有灵性。
我们的出现,并非随机发生,毫无目的,没有意义。我们的出现,就像刚诞生的婴孩,对于父母来说,充满了意义。同样的,我们的存在,对于那自有永有者而言,也是视如己出的存在。
区别在于,我们是有形有肉的人,存在于这有形的世界中。而他是个灵,看不见摸不着。我们且不去关注“灵”的概念。
因为这事关重大,这位父便化作了有形有肉的人(也就是耶稣),来医治我们的“病”。
再后来,他把“病得医治”的这群人聚集起来,要他们彼此相爱,成为一家人,这便是教会。而什么是基督教呢?
信
因为这就好像是民间闹了灾荒,老百姓没有食物吃了。国家开仓放粮,广而告之——只要老百姓肯来,管饱。而且顿顿管饱,没有要求。只需要来,就能吃饱。
你听见后,拍着大腿喊“还有这种好事??!”
可见,那相信这话的人,在这灾荒年间肯定是有了满满的安全感。
而那些不信的、怀疑的、偏不的、骄傲靠自己的、相信其他人的,他们就吃不着这白白得来的“安全感”了。
这就叫好消息。可见,好消息和诈骗的区别在于——他是否可信。
信用和担保
为什么他人的信用,也可以成为担保?这是基于信用体系。正是因为有了这个信用体系,银行才能因为“信得过他”进而信得过我。
这不是说这就不可信了。而是每个人每件事都不会完全按着我们的逻辑和想法运转。——就像我们去银行贷款,银行要求我们出示房产证,我就是说的都是实话,空口无凭,银行也不会按着我的想法和说辞,就贷款给我。
耶稣有他自己的时间安排和计划,他有别的方式来证明他——基督徒。好,让我们聚焦在当前的问题上——他是否可信?
让我们把这个好消息,想象成国家开仓放粮,我们会怎么做?1、观察发出好消息的人,看他人品如何。
又或者这个人向来为非作歹。那我可真不敢跟他一同前去,万一路上被害了可咋办?2、看这好消息是否符合逻辑。
3、试着去亲自探究
假如这一路上一个人也没有,那大概是骗人的。我会选择继续前进,但是会倍加谨慎。
但如果路上都是喜笑颜开,手里捧着热气腾腾的大白馒头时,我想我应该再多放心一点才是。4、亲自尝试
当我真的进入发粮点,是否真实?
当我真的手捧白面馒头了,是否真实?
当我咬下去的那一刻,是否真实?认识好消息
1、接触基督徒,相信他所传的。
2、小心翼翼的了解好消息。
3、亲自参与到探究中。
4、在生活中经历福音的大能。